|  |
| |
| 定價:
400 |
| 售價:
400 |
| 會員價:
360
|
| 《1368:中國與現代世界之形成》從全球史視角講述了明代中國開啟現代世界全球化的故事,重點論述了明清中國與中亞、中東、東亞、東南亞進而與歐洲的經濟文化交流歷史,展現了大航海時代以來中國崛起及其對現代世界歷史影響的新圖景。該書共十章。第一章總論中國與西方從明清以來數百年間的貿易交流史。第二至九章分別論述了明朝與中亞、中東、東亞、東南亞和歐洲的商品貿易,以及這些商品所承載的中國物質文化和思想對各地的影響,如青花瓷的全球擴散、中國物質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孔子和孟子對歐洲的影響、德爾夫特瓷器的中國基因、茶葉對大英帝國的影響等,以及清末中國在西方工業化崛起後的衰落。尾聲論述了20世紀下半葉後,世界重新轉向東方。 本書特別收錄32頁彩色插圖,精緻呈現關鍵場景、歷史資料與美術文物,讓讀者在閱讀之餘,亦能透過圖像更直觀地理解書中內容,帶領讀者穿梭時空,見證現代世界的啟程。 作者通過講述明清中國五百年引領全球化與衰落的故事,認為中國在歷史上曾是全球設計和製造領域的創新中心,西方應該回顧明代中國以來六百年的全球化故事。 |
| |
|
|  |
| |
| 定價:
2200 |
| 售價:
1980 |
| 會員價:
1980
|
| 本書為李白作品總集,共三十卷,其中詩二十五卷、文五卷。詩由宋代楊齊賢的《李翰林集》、元代蕭士贇的《分類補注李太白集》補集而匯成,文由明代郭雲鵬所編。李白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歌、神話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色彩。李白現存詩歌約一千首,由於不願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以古詩最能體現其獨特風格。歷代詩人都對李白有崇高評價,在我國詩歌的發展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
| |
|
|  |
| |
| 定價:
380 |
| 售價:
380 |
| 會員價:
342
|
| 睡夢是常人皆有的體驗,但人為何寐夢,夢境又當如何解讀,始終眾說紛紜。本書作者康儒博教授查考了上古晚期以迄中古時期中國人對夢的看法,從中勾勒一幅由許多「夢是什麼」及「夢該當引發什麼反應」概念構成的共同夢境。這幅共同夢境更是數世紀以來,不同信念與各類體裁文字作品的基礎,其類別包括釋夢指南、經文解讀、散文、論著、詩歌、重現的手稿,以及歷史紀錄、預知夢境成真的奇聞軼事等。 |
| |
|
|  |
| |
| 定價:
144000 |
| 售價:
144000 |
| 會員價:
144000
|
| 宋畫全集第四卷,收錄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繪畫二百餘幅,經過重新拍攝以及繁複精細的印刷工法,在特別設計製作的印紙上呈現了幾近於原作目前可見現狀的效果。各圖均有故宮書畫專家撰寫的賞析與考據,搭配整體圖、局部圖與放大圖,全面展現宋代繪畫之美。本書精選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宋畫輯為精美圖冊,彩圖局部放大,供觀者飽覽細賞原畫之美;文字方面,每幅畫均由故宮書畫專家撰寫賞析,引領讀者進入繪畫藝術之門。 |
| |
|
|  |
| |
| 定價:
1200 |
| 售價:
1200 |
| 會員價:
1080
|
| 本書係潘文國教授長期鑽研中外翻譯理論,從事文字譯寫實務之成果彙編,既言各家論證思維精義,亦論技巧原則應用,並繫多篇譯作評注,乃中文典籍英譯之學術專著及現代翻譯學教程讀本。...... |
| |
|
|  |
| |
| 定價:
1500 |
| 售價:
1350 |
| 會員價:
1350
|
| 《疇人傳》採紀傳體形式,收錄了從黃帝至乾隆年間的天文曆算學家,以及明清西學東漸科學著作中提及的天文數學家,共二百七十人的生平及學術成就。阮元藉由整理、發揚中國傳統天文曆算,欲與當時蔚為風潮的西方天文學、數學分庭抗禮。此後百年間,又有羅士琳《續編》、諸可寶《三編》、華世芳《近代疇人著述記》、黃鍾駿《四編》等作。本局特將此一系相承之中國科學史長編彙為一帙,以充實中國學術發展之科學史記載 |
| |
|
|  |
| |
| 定價:
580 |
| 售價:
580 |
| 會員價:
522
|
| 《帝鑑圖說》為明代張居正為明神宗編纂之訓蒙教材,書中選錄歷代君王善惡事跡共一百一十七則,說明帝王的自身修養對於國家治亂的重大影響。為了引起小皇帝的閱讀興趣,每一則傳記內容都附有生動活潑的繪圖與淺顯易懂的白話文直解。本局此次出版乃以國家圖書館所珍藏之《帝鑑圖說—明萬曆刊本》為底本,圖像部分全數採用原書之木刻版畫,線條簡潔質樸,輪廓分明,頗為傳神,文字部分則重新打字排版並加以注釋,更便於現代讀者閱覽。 |
| |
|
|  |
| |
| 定價:
990 |
| 售價:
990 |
| 會員價:
891
|
| 《帝鑑圖說》為明代張居正編撰,其名取法於唐太宗「以古為鑑」之意,為明神宗之訓蒙教材,內容乃擷取堯舜以降至宋徽宗等歷代君王善惡事跡共一百一十七則。本局此次出版國立故宮博物院所珍藏之《帝鑑圖說--清內府彩繪本》,此版內容較明萬曆刊本少,共五十二則。有別於明刊本中的木刻版畫,本書由清內府宮廷畫家沈振麟彩繪,潘祖蔭等人手書。文字部分以端楷書寫,採左右對頁,一圖一文形式,圖像色彩鮮妍,人物形象生動逼真,展現出精巧細膩的工筆造詣。為目前所知極為罕見之彩繪手寫本。 |
| |
|
|  |
| |
| 定價:
1500 |
| 售價:
1350 |
| 會員價:
1350
|
| 唐文宗太和至開成年間,詔以楷書刻《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十二經於國子監,共刻石227面、650252字,為五代、兩宋群經鏤板之所本。十三經之名與書目定於明神宗頒佈詔令欽定《十三經注疏》,而唐時以《孟子》為子書,並未列於群經,清陝西巡撫賈漢復遂據朱熹集注本集唐字補刻於石經之末。此外,唐石刻《禮記》以李林甫等改本〈月令〉冠首,非鄭玄之舊,久為學者詬病,本局別據松崎明復依宋本更刻者附列於卷末,使《小戴禮記》原編復完。經歷千年,十三經至此更臻完備。 |
| |
|
|  |
| |
| 定價:
480 |
| 售價:
480 |
| 會員價:
432
|
| 《隸辨》共八卷,為清代顧藹吉撰。是編以宋代婁機《漢隸字源》為藍本,並增益宋代以後出土的漢代石碑,一一鉤摹其文,逐字按韻編列,再分注碑名及所屬之句於下。〈偏旁五百四十部〉一卷,分析《說文》五百四十部,可明篆隸嬗變之跡。〈碑考〉二卷,依刻石年代序列碑目,考證精核。〈隸八分考〉及〈筆法〉二篇,則可為習隸時之取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