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您可以開啟JavaScript
世界書局書目書目總覽
總類
人文科學類>
哲學類
自然科學類
應用科學類
社會科學類
教科書
經銷圖書
簡體字推薦書目簡體字推薦書目
線裝書區
簡體字推薦書>
特別推薦套書
古典小說
詩詞、戲曲
國學專題研究
宗教、哲學
歷史、人物
地理、方志
建築、考古
藝術書畫篆刻
民俗、文化
養生、醫學
生活、休閒
簡體字書目下載簡體字書目下載
國立故宮出版品國立故宮出版品
商品搜尋
關於世界關於世界
新品商品新品商品
商品推介商品推介
特價商品特價商品
NEW暢銷書NEW暢銷書
簡體書暢銷排簡體書暢銷排
世界精選世界精選
得獎好書
套書推薦>
經典推薦>
專文推薦
作家群像作家群像
中國文化經典中國文化經典
世界會員世界會員
意見交流意見交流
討論區
留言版
與我們聯絡與我們聯絡
購書辦法購書辦法
採購車採購車
台灣No1商務平台_台灣黃頁
圖片
放大圖
中國夢境
定價:NT   380  (冊)
售價NT  380 (冊)
 
最小訂量:1
作者:〔美〕康儒博 Robert Ford Campany
譯者:羅啟權、顧漩、朱寶元
譯校:陳霞
頁數:296頁
尺寸:18開(17×23cm)
裝訂冊別:平裝一冊
出版日期:2024年7月18日
類別:人文科學類---其他
本局書號:A7182372
ISBN:9789570606669
CIP:175.1
出版社:世界書局
 
加入書籤 >>
加入購物車
   內容介紹

睡夢是常人皆有的體驗,但人為何寐夢,夢境又當如何解讀,始終眾說紛紜。本書作者康儒博教授查考了上古晚期以迄中古時期中國人對夢的看法,從中勾勒一幅由許多「夢是什麼」及「夢該當引發什麼反應」概念構成的共同夢境。這幅共同夢境更是數世紀以來,不同信念與各類體裁文字作品的基礎,其類別包括釋夢指南、經文解讀、散文、論著、詩歌、重現的手稿,以及歷史紀錄、預知夢境成真的奇聞軼事等。
常人寐夢時發生了什麼?夢能預示未來嗎?若是,我們當如何解讀其中密碼,獲知預言?夢可否溝通陰陽,或使人類與非人類動物直接交流?對於這些幾千年來世人追索的問題,以上諸多文字材料可提供深具文化特色的答案。《中國夢境》一書闡明了古人如何處理此等玄虛謎題,亦使中國人的寐夢概念與古今其他文化的夢境研究進行對話。康儒博教授於全面檢視中國古人應對奇異夢境作為的同時,特籲請世人思考,如何重新審視自身的夢境觀。

   獲獎紀錄

2022年法蘭西文學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 et Belles-Lettres)儒蓮獎(Prix Stanislas Julien)

2022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

   作者介紹

康儒博 Robert Ford Campany,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博士,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人文學科講座教授和亞洲研究教授,中國宗教和文化史學家。本書之外的其他學術著作,包括:Strange Writing: Anomaly Account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1996) 《述異:早期中古中國的志怪小說》;To Live as Long as Heaven and Earth: Ge Hong’s Traditions of Divine Transcendents (2002) 《與天地齊壽:葛洪的《神仙傳》》;Making Transcendents: Ascetics and Social Memor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2009) 《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獲美國宗教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2010年「歷史研究」類傑出著作獎及美國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2011年列文森中國研究著作獎(Joseph Levenson Prize for Books in Chinese Studies)〕;Signs from the Unseen Realm: Buddhist Miracle Tales from Early Medieval China (2012) 《冥祥:早期中古中國的佛教靈應故事》;A Garden of Marvels: Tales of Wonder from Early Medieval China (2015) 《神奇花園:早期中古中國的神奇故事》;Dreaming and Self-cultivation in China, 300 BCE-800 CE (2023) 《中國的夢與自我修行:西元前300年—西元800年》。

   譯者介紹

羅啟權,哲學博士,暨南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講師,研究方向為道家哲學和比較哲學。
顧漩,文學博士,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論、宗教與文學關係。譯著有《修仙: 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彼岸: 博物學家古爾德生命觀念文集的末卷》。
朱寶元,歷史學博士,東方出版中心副編審,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

   譯校者介紹

陳霞,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哲學動態》與《中國哲學年鑒》編輯部主任、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onseil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 et des Sciences Humaines)執委。著有《道教勸善書研究》、《道家哲學引論》、《道教身體觀——一種生態學的視角》、《道教倫理:傳統形態與當代新詮》,參與《馬丁•路德的神學》、《道教與生態》、《人類的宗教》、《中國傳統哲學綱要》、《中國哲學典籍大全提要》、《抉擇——二十一世紀看《易經》》等專書的英漢互譯工作,發表中英文論文、譯文100多篇。

   書評節選①

《中國夢境》是一部關於中國人如何看待夢的研究著作,內容精采深刻。除了以大量文本與全球各地的夢研究進行對話外,康儒博也邀請讀者將鏡頭轉向自己:當我們試圖理解這些材料時,怎麼看待做夢?康儒博研究中國文化與宗教,運用了他對原始資料的深入瞭解及深刻的人文主義研究方法。這是一部堪稱典範的學術著作,也是一部文采斐然的作品。
——摘自「列文森圖書獎」頒獎詞

康儒博對中國的夢與做夢的研究方法是廣泛的,但並未陷入現代夢研究中經常出現的永恆主義,而永恆主義所揭示的普遍性,能為人帶來安適感。事實上,康儒博對所有的「主義」皆持異議。他認為,將傳統具體化為單一的信仰體系(例如「佛教」與「道教」),只會混淆我們對這些傳統的理解,使我們的注意力偏離構成諸如夢與信仰等複雜文化現象的多元資訊。對於構成本書基礎的批判性理論,康儒博有時雖著墨過多,然這些理論嘗試大多取得極佳的效果。本書不僅在中國的夢與做夢的研究方面,而且在更廣泛的宗教研究及社會史領域,都向前邁出了亟需的一大步。
——藍山(Nelson Landry)
《宗教研究評論》(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康儒博為我們帶來了一本極具洞察力、內容豐富而翔實的研究著作,它將使讀者在解讀中國文獻中與夢有關的段落時更具鑒賞力。我已經開始期待閱讀姊妹篇,也期待發現該書在未來早期和中古中國文獻與文化學術研究中必然產生的影響。
——李安琪(Antje Richter)
《哈佛亞洲研究》(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中國夢境》在中國與跨文化的語境下,令人欽佩地綜合了過去與現在的夢學研究,同時康儒博在過去二十五年學術生涯中,不斷錘煉分析工具箱(如宇宙學、話語共同體的概念,以及講故事的述行性與符號功能),此書也展示了其令人信服的新應用。此外,作者認識到做夢是一個具身的過程,夢、身體與文化之間存在著複雜、遞迴的互動,這顯然使他決定引用整個社會科學語料庫(如人類學、歷史學與心理學)中的相關理論與例子。以上因素促成了這部值得稱讚的跨學科研究著作,漢學家與夢學家都能開券有益。——克里斯多夫·喬恩·詹森(Christopher Jon Jensen)《亞非學院院刊》(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書評節選②

三十多年過去了,康儒博已經成為研究中古中國宗教的傑出學者。《中國夢境》對以下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它提供了關於夢生活各個方面無與倫比的分類組合;我們看到了複雜的分類法、析夢(基於不同的文字遊戲、口語及書面語、《易經》中的卦,以及中醫),還有著名占卜者傳記的大量譯文。章節注釋占據了全書近四分之一的篇幅,這是一本名副其實的與夢相關的學術資料集……在學術書評中,「影響深遠」一詞早已被過度使用,但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這本書是康儒博多年研究的成果,它激勵著許多未來的研究進一步探究這一迷人而至關重要的主題。
——何復平(Mark Halperin)
《宗教史》(History of Religions)

康儒博的第六部著作《中國夢境》以其在前五部著作中探究的材料、主題與論點為基礎,拓寬了我們對中國中古早期宗教世界的理解。《中國夢境》同樣慷慨激昂,梳理了漢學與宗教研究以外的學術研究,以尋找相關的比較案例與方法論見解,然後為讀者設計了新穎的框架,以更好地闡明他們自己研究領域(亞洲宗教傳統或其他領域)中的現象。在又一本書的篇幅中閱讀康儒博獨特的學術聲音——時而謹慎詳盡,時而有條不紊,時而俏皮詩意——總是令人愉悅的。《中國夢境》可能也代表了康儒博處於一個特別的自我反思的時刻,因為夢本身的離奇本質不斷挑戰著人類試圖將其合理化的努力。我們目睹了作者不斷擴充與調整自己的理論總集,以更好地描述早期中國人在睡夢中遇到的異域性存在者。
——徐恩熙(Alexander Hsu)
《網上評論》(H-Net Reviews)

雖然這本書是為學術界讀者撰寫的,但其文字卻引人入勝。最後,它強烈建議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夢的假設:哪些是可知的,哪些是不可知的,又有多少是文化背景的產物。
——琳恩.小笠原(Leanne Ogasawara)
《亞洲圖書評論》(Asian Review of Books)

對於那些對中國傳統文學與文化及心理學、神學和文學等各種比較研究感興趣的學者來說,這本書應該極有價值。本書試圖從數十年來對夢的研究與思考中提煉出重要的意義。這賦予了本書以不朽的品質。——杜志豪(Kenneth DeWoskin)《中國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這不是一個很多人寫過的主題,也不是一個一眼就能看出作者已成功發現其材料範圍與深度的主題。康儒博能夠在如此漫長的時期內描述出一致的詮釋模式與方法,這既是對他自己學術研究的致敬,也是對大量存世中國古典文本的致敬。
——《凱瑞.布朗評論》(Kerry Brown Review)

   內頁樣張①
   內頁樣張②
   內頁樣張③
   內頁樣張④
   內頁樣張⑤
   目錄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謝辭

致讀者的說明
 

第一章:描繪夢境

「我們」

夢與他異性

做夢與萬物有靈論的回顧

概念;採納及摒棄的方法

定位類型與烏托邦類型的對比

萌發形態、可供性與周圍世界

若干摒棄的方法

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


第二章:難以捉摸的夢的本質

呢喃與隱喻

外靈的接觸

對被賦予價值之行為的回應

靈魂遊蕩

對能量與身體刺激的回應

內在衝突的顯現

體內失衡的顯現

思想活動的結果

分類

王符的分類

佛教的分類

敘事中的暗示

唯有聯繫


第三章:釋夢與釋夢者(第一部分)

夢、占卜與妄想

直接與間接意義:夢境的裂縫

對釋夢的初步觀察

由「象」構成的夢

夢書

插曲:一部佛教夢書

從夢書到敘事


第四章:釋夢與釋夢者(第二部分)

釋夢軼事與詮釋模式

詮釋學說明

文字遊戲

宇宙關聯性與《易經》

著名的專業釋夢者

管輅

周宣

索紞

趙直

庾溫

拾遺

前瞻與回顧

對夢的接受


第五章:到訪

到訪範式

真實的觸感

做夢的可供性

面對面

接觸的危險

他者的視角

不是一個或兩個,而是許多個以通道連接的世界


一個片段的結語:描繪與蝴蝶


引用文獻

簡稱徵引

題名徵引

作者徵引


索引

譯後語

  商店退換貨說明
在您收到商品當日起,如遇商品有瑕疵(缺頁或倒裝),14天內可要求換貨(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換貨前,煩請事先以電話聯絡本局,請務必將商品予以妥善包裝後,連同發票並註明聯絡人姓名、住址與電話,以掛號或快遞方式寄回。待我們收到欲換之商品後,會盡快寄上更換後的商品(如遇商品存貨不足無法更換,我們將電話通知,請您選擇其他等值商品替換)。
  TOP        
回上頁友善列印加入購物車

| 回首頁 | 關於世界 | 活動訊息 | 採購車 | 與我們聯絡 |

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正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99號
電話:02-23113834 門市電話:02-23110183
傳真:02-23317963   E-mail:wbc.ltd@msa.hinet.net

  Powered by 台灣黃頁 詢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