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您可以開啟JavaScript
世界書局書目書目總覽
總類
哲學類
自然科學類
應用科學類
社會科學類
人文科學類
教科書
經銷圖書
簡體字推薦書目簡體字推薦書目
線裝書區
簡體字推薦書>
特別推薦套書
古典小說
詩詞、戲曲
國學專題研究
宗教、哲學
歷史、人物
地理、方志
建築、考古
藝術書畫篆刻
民俗、文化
養生、醫學
生活、休閒
簡體字書目下載簡體字書目下載
國立故宮出版品國立故宮出版品
商品搜尋
關於世界關於世界
新品商品新品商品
商品推介商品推介
特價商品特價商品
世界書局暢銷榜世界書局暢銷榜
簡體書暢銷榜簡體書暢銷榜
世界精選世界精選
得獎好書
經典推薦>
套書推薦>
專文推薦
作家群像作家群像
中國文化經典中國文化經典
世界會員世界會員
意見交流意見交流
討論區
留言版
與我們聯絡與我們聯絡
購書辦法購書辦法
購物車購物車
台灣No1商務平台_台灣黃頁
       帚珍集─那些年,還未褪色的感時與懷舊
圖片
放大圖
定價: NT  380  (冊)
售價: NT  380  (冊)
最小訂量:  1
作者 :張祖詒撰
頁數 :449頁
開數 :18開
裝訂冊別 :平裝一冊
出版日期 :2012年10月二版1 刷
類別 :人文科學類.近代文藝小說及其他
本局書號 :A718-2352
ISBN :978-957-06-0492-4
CIP :078
出版社 :世界書局
加入書籤 >>
加入購物車加入購物車  
  NA

張先生曾為兩任閣揆與元首掌理文翰,
他在此書中撰寫的文章,都是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
此刻細讀,也為許多近代歷史事件和問題做了極好的說明與解答。

張先生文采精妙,筆鋒所及之處,均能發人深省,
不論是大政方針的擘劃策勵,或是思憶故人的溫婉深沈,都讓人感觸萬千。

他見證了國家興衰起伏的關鍵時刻,也經歷了世代流轉的悲歡冷暖,
卻始終保持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清逸脫俗,在平淡的生活中修為出高亮的品格。

這本書頁中記述的人與事,
都深入淺出地留載了前輩們寶貴的經驗。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觸及題材廣泛,包括緬懷過往長官和友人之生平事蹟、影響整個時代之歷史事件、以及翻譯外文,痛斥「雅爾達密約」對近代中國權益之損害等。
        張祖詒先生曾為嚴家淦、蔣經國兩任閣揆、元首掌理文翰。在他所撰寫的文章中,以其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為許多事件做了說明,解答疑問,像是〈善未易明、理未易察〉中,對於二二八事件的政府處理報告,或是〈當初為何選他〉中,李登輝先生當選副總統的提名經過等。而在他為兩位元首擬的講稿中,更表現出了當時國家的困境,與國人在困境中仍舊堅毅不撓、上下一心的精神。此外,在人物寫照上,心平氣和的沈昌煥先生、冷靜機智的俞國華先生、亦狂亦俠亦溫文的孫法民先生,其音容舉止,躍然紙上。
  本書特色
        本書乃作者感時抒懷作品之結集,內容多元,包羅萬象,除緬懷長官蔣經國總統、友人孫法民先生、沈昌煥先生等人的生平事蹟外,尚提到親身參與的近代歷史大事,如抗戰勝利時於東北長春之所見所聞等,文章豐富深厚,箇中所含學問涵養可見一斑。
        另附多張彩圖,佐以文章,堪為歷史之見證。
  目錄
出版者的話
作者的話──代序
(一)國內外形勢的分析與檢討──民國五十五年三月二日行政院嚴院長家淦在國民大會第一屆第四次大會報告辭
(二)近代工程技術面面觀──民國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嚴副總統家淦對中國工程師學會近代工程技術討論會致詞
(三)從複雜困境中走出簡單的道路──民國六十一年六月十三日行政院蔣院長經國就任後向立法院第一屆第四十九次會議施政方針報告詞
(四)中國之統一與世界和平──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廿九日蔣主席經國在中國國民黨第十二屆三中全會開幕致詞
(五)蔣總統在中華民國行憲四十週年紀念大會講詞──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蔣總統經國在國民大會行憲四十週年紀念大會致詞
以上是作者為嚴、蔣二位先生所撰許多文稿中選錄的五篇講詞
(六)投資保證與投資爭執的仲裁──民國五十六年一月「今日經濟」月刊
(七)對馬文「三項挑戰、四項標準」的看法──民國七十四年八月二十三日送中央社發表嗣因故撤回
(八)盛德遺澤 無盡追思──民國七十八年一月十三日中央日報
(九)我所認識的費驊先生──民國八十年二月費先生八秩冥誕紀念文
(十)善未易明、理未易察──初讀「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有感
(十一)一代完人嚴靜波先生 ──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一日聯合報──嚴前總統哀思錄
(十二)冷靜機智的俞總裁 ──民國八十三年三月俞國華先生八秩榮慶祝賀文
(十三)老夫聊作少年狂──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一日「新聞天地」週刊
(十四)當初為何選他?──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傳記文學」月刊
(十五)一次值得永遠回憶的行政院會議──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中外雜誌」月刊
(十六)心平氣和的沈昌煥先生 ──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沈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文
(十七)亦狂亦俠亦溫文──民國九十六年元月孫法民先生百歲冥誕紀念文
(十八)教我如何不想他──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五日中國時報
(十九)「經國之治」的時代意義 ──民國一○○年三月天下文化事業編輯「百年仰望」
(二十)我在長春一百天──民國一○○年六月郝柏村解讀蔣公中正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插文
(二十一)稱奇、稱道、稱賞──民國一○○年六月焦廷標著「見景生意創實業」序文
(二十二)九一八事變和雅爾達密約──民國一○○年九月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綜合座談報告文
(二十三)雅爾達和顧問們(伊莉沙白‧勃朗原著)──民國一○○年九月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綜合座談報告之參考文
(二十四)中華民國第一號公僕──蔣經國──民國一○○年十月行政院新聞局編輯「百年風華」
(二十五)國史館《蔣中正總統五記》新書發表會致詞──民國一○一年一月十八日國史館「蔣中正總統五記」新書發表會致詞
附錄──選錄隨興雜文
(一)有險無驚──二○○七年投稿美西世界日報未蒙刊出
(二)九十感懷 賦歌自娛──二○○八年寫於美西舊金山寓次,僅傳族人閱覽
(三)「最後」「第一」──拔牙有感──二○一一年寫於台北,僅傳族人閱覽
卷後語
  內文樣張①
  內文樣張②
  內文樣張③
  內文樣張④
  出版者的話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每個時代裏都蘊藏著無數的挑戰和機會,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鑄下不可逆轉的成功和失敗,這些過往的人與事好似一磚一瓦般堆疊出今日我們立足的基石,這就是這本書所記述的─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為堅持他們信奉的人生道理所走過的路,為保護他們至愛的家園所做過的努力。
張祖詒先生的大作《帚珍集》能委由世界書局編輯出版,是我與所有同仁的榮幸。張先生曾為兩任閣揆與元首掌理文翰,他在此書中撰寫的文章,都是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此刻細讀,也為許多近代歷史事件和問題做了極好的說明與解答。像是〈善未易明,理未易察〉一文中,有關二二八事件的處理報告,或是〈當初為何選他〉一文中,李登輝先生當選副總統的提名經過等等。而他為嚴家淦先生和蔣經國先生所撰寫的重要文稿中,更清晰顯示出了當時國家所面臨的困境,和政府領導人沈穩睿智、堅毅不撓的精神,也讓我們鮮活地回憶起那個物質不甚豐饒,但全國上下一心,精誠團結的年代─大時代啊!是那個時代特有的人情與風骨、堅持和寬容確保住寶島同胞安身的命脈、鐫刻出令世人拍案敬服的台灣奇蹟。
張先生文采精妙,筆鋒所及之處,均能發人深省,不論是大政方針的擘劃策勵,或是思憶故人的溫婉深沈,都讓人感觸萬千,特別是〈教我如何不想他〉一文,從此文刊出一波三折的過程,到檢視當今環境中充斥的自私猜疑、混亂貪婪,讓我們深深捫心自問,眼前社會中彌漫的忌恨挑撥、分裂對立真的就是前人走過的痕跡?就是歷史想告訴後人的事?誠如作者文中所言:「懷舊是為了未來」,今日社會發展處處面臨瓶頸,年輕一代找不到自己的路,我們若能敞開胸懷、平靜客觀地去看看那些讓貧困的台灣在世界上站起來的人曾經怎麼說、怎麼做,是否會幫助我們更能看清未來的方向?相信本書能帶給追求獨立創新的現代人極好的省思。
在編校此書的過程中,時時可見作者的謹慎認真、細心用心,對工作同仁體貼親切,做事要求迅速確實。我們深深敬佩他謙和誠懇的風範,我想,他就是書中締造中華民國光輝歷史的人。他見證了國家興衰起伏的關鍵時刻,也經歷了世代流轉的悲歡冷暖,卻始終保持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清逸脫俗,在平淡的生活中修為出高亮的品格,在平實的言行中成就了非凡和偉大。
張祖詒先生和夫人也是家父母的好朋友,我數十年來見他二位總是親切優雅、笑臉迎人。家父閻奉璋生於民國五年,和張伯伯同樣經歷了那段驚濤駭浪的歲月。我讀書中〈我在長春一百天〉時,想起父親也曾對我深深憶述他獲派往東北接收,在新聞工作崗位上報導蔣夫人為收回東北與蘇聯交涉的艱苦,他當時在報上刊出的〈再別長春〉同樣反映出山河破碎的感懷,他和郝伯伯、張伯伯一樣,都對一九四五年的長春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寫此文時,正是父親往生六週年的紀念,父女連心,他必有感,或者再深深憶起那美麗又破碎的長春……。父親生前指示,世界書局肩負的是文化傳承的使命,要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相信這本書頁中記述的人與事,都深入淺出地留載了前輩們寶貴的經驗,作為後生晚輩的我,虔誠感念父執前輩們篳路藍縷、身體力行所昭示的堅忍、寬容和處事智慧。
  內文摘錄

教我如何不想他 ──民國九十七年一月五日中國時報
【背景說明】
這篇〈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刊出,讓我有極深極深的感觸。
時間是在二○○七年年尾,我尚旅居美西舊金山,為了經國先生逝世將屆二十週年,我寫了這篇文稿,準備回台發表,以為台北有關方面必有紀念特刊,或報紙必有紀念專欄可以投稿。孰知二○○八年初,攜稿返台,情況遠出想像之外。其時阿扁還在執政,「去蔣」、「污蔣」不遺餘力,中正紀念堂匾額已被拆掉,桃園慈湖和頭寮兩蔣陵寢的警衛安全也已撤除,污辱兩蔣的文字和叫喊不斷出現,社會充滿殺伐之氣。國民黨處於在野,難作有力回應,新聞媒體都有寒蟬效應,免惹是非。所以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這個日子,也將無聲無息,「特刊」、「專欄」,一概全無。
我曾試將我所寫的紀念文稿送請報紙刊登,皆以版面篇幅有限婉辭。感謝新聞界一位朋友,出了一個好的主意:付錢買廣告版面,不能拒絕。於是我就付費買了中時四分之一頁的篇幅,在二○○八年元月五日全文刊載了〈教我如何不想他〉。更要感謝那位朋友為此發了一則新聞,結果是直到二○○八年元月十三日那天,這篇〈教〉文還是國內唯一見報紀念經國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的文章,許許多多的舊識好友,紛紛來電給我鼓掌。
回想那個時光,真如古詩所云:「讒邪害公正,浮雲蔽白日」,豈能不讓人感觸萬分!
直到現在,那份感觸依然深藏腦海,所以要把那篇文章選錄本書之內,全文如下:
在寶島的山巔海濱,處處有他的腳印;在台灣的城鎮鄉村,也處處留有他的足跡。他幾乎走遍了台灣的每個角落,踏遍了這島上的每塊土地,但他不是去遊山玩水,而是因為他熱愛這塊土地,要為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尋找希望,謀求幸福。
他就是過去二十年來,有萬千個與我有同樣的心,時時懷念著的同一個人──經國先生。
他會隨時出現在你我身旁。一個田野路邊的水果攤,他蹲在地上,一邊露著渾厚的笑容啃著西瓜,一邊帶著濃重的鄉音跟歐巴桑聊天,他想要瞭解農村的光景。
大街小巷開著許多店鋪,售豆乾的、賣小吃的、販零食的,他都會經常光顧,他不是貪嘴好吃,而是要想熟悉一般大眾的實際生活。
在台南,他招呼一輛計程車,很有禮貌地問駕駛:「我有駕照,可否讓我開你的車到安平港?」那位運將朋友看了他一眼,覺得面熟,欣然照辦,一路上有說有笑,談得十分投緣。他聽到了基層民生的很多故事。
在屏東山地鄉育兒院裡,他看到失去雙肢的孤兒,憐憫之心油然而起,抱著那僅兩歲的小女孩,對她說:「我會一直照顧妳」。他實踐了他的承諾,但可惜沒有見到她自立長大,結婚生子。
工廠、學校、軍營,更是他常去的地方,只要跟青年們在一起,看到一張張充滿朝氣的臉龐,他就精神煥發,熱情洋溢。平時不善歌唱的他,就會興高采烈,和著大家歡唱:「當我們同在一起,其快樂無比」!
他真正的朋友多在民間,全無政商關係或利益輸送。他們之間除了溫暖友情,還是友情。後來那些朋友們聯合送他一幅浮雕畫像,上面刻了八個字:「仁擁天下,德被萬民」。是恭維,也是代表民間的共同心聲。
當年他率領榮民健兒,翻山越嶺,冒險犯難,和弟兄們餐風宿雨,同甘共苦,開鑿出台灣第一條東西中橫公路。金門八二三炮戰,他常常出現在最前線的戰壕坑道,撫慰傷患,給保衛台灣作戰中的官兵們打氣。最危險的地方,總是他必到的所在。
之後,他主理國政,展現雄才大略的治國能力。他矢志要為這塊土地樹立廉能清明的政治,營造安和樂利的社會。重要的不是在他說了什麼,而是在他實際做了什麼。他說過:「今天不做,明日就會後悔」。於是他排除萬難,全方位推動系列國計民生的計畫方案,包括眾所周知的「十大重要建設」,紮紮實實地為台灣奠定了經濟起飛的基礎。成果是十六年(民國六十一年至七十七年)之間,國民平均年所得增長了十二倍,平均年成長率達到百分之十六點六。高低所得的貧富差距縮短為四點七一倍,以中產階級為中堅的小康社會已然成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奇蹟」,且被譽為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典範,現在回想「台灣錢淹腳目」的日子,成了難忘的回憶。

  作者介紹
張祖詒,民國七年生,江蘇常熟人,畢業於私立上海法學院。曾任行政院參議、編譯室主任、秘書室主任、副秘書長、總統府副秘書長、國策顧問。
民國六十一年至民國七十七年為經國先生掌理文翰,頗負時譽。
著作《蔣經國晚年身影》
  商店退換貨說明
在您收到商品當日起,如遇商品有瑕疵(缺頁或倒裝),14天內可要求換貨(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換貨前,煩請事先以電話聯絡本局,請務必將商品予以妥善包裝後,連同發票並註明聯絡人姓名、住址與電話,以掛號或快遞方式寄回。待我們收到欲換之商品後,會盡快寄上更換後的商品(如遇商品存貨不足無法更換,我們將電話通知,請您選擇其他等值商品替換)。
  TOP        
回上頁友善列印加入購物車加入購物車

| 回首頁 | 關於世界 | 活動訊息 | 採購車 | 與我們聯絡 |

世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Copyright©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正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99號
電話:02-23113834 門市電話:02-23110183
傳真:02-23317963   E-mail:wbc.ltd@msa.hinet.net

  Powered by 台灣黃頁 詢價平台